“有些人從山里走了,就不再回來,你從城里回來,卻再沒有離開。來的時候惴惴,怕自己不夠勇敢;走的時候匆匆,留下最美的韶華。百色的大山,你是最...
□安徽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 郭子恒
“有些人從山里走了,就不再回來,你從城里回來,卻再沒有離開。來的時候惴惴,怕自己不夠勇敢;走的時候匆匆,留下最美的韶華。百色的大山,你是最美的朝霞;脫貧的戰場,你是醒目的黃花。”這是2019~2020感動中國對于黃文秀的頒獎詞,她研究生畢業后放棄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,回到了生她、養她的家鄉,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奉獻了青春和生命。
從小目睹了家鄉的貧困和落后,她深切感受到農村貧困人口生活的不易。從到村的那一刻起,她就努力融入當地生活,挨家挨戶走訪,和鄉親們打成一片。面對村里貧困的現狀,她因地制宜引進種植新技術,乘著互聯網的東風做起電子商務生意。正是這樣勤勤懇懇的工作態度,讓當地百姓順利脫貧,村集體經濟收入翻倍。她在日記里寫道:“每天都很辛苦,但心里很快樂。”可顧了村子這個大家,就顧不了自己的小家。一次回家看望肝癌晚期且剛做完第二次手術的父親后,黃文秀冒著暴雨連夜趕回村里,回去途中遭遇山洪,這個年僅30歲的生命就這樣逝去。
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,得知學校正準備開展安徽省第三方脫貧攻堅監測評估活動時,我毫不猶豫報名參加。我想走進脫貧攻堅的一線,去感受黃文秀當年經歷的路。通過這次活動,我看到了貧困戶在生活上得到的改善,以及一線扶貧干部對于脫貧工作的重視。產業結構調整、加大教育投入、保護生態環境、開發鄉村旅游……幾年來,貧困地區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。道路暢通了,房子翻新了,村子干凈了,飲水安全了,網絡連上了,城里該有的,村里都有了。
評估期間,當地的扶貧干部經常會和我們說:“你們工作辛苦了。”但我知道,我們更應該對他們說上一句“辛苦了”。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,離不開無數人不懈的堅持和努力。尤其是基層干部,他們作為國家政策的最終執行者,承擔了巨大的壓力,也面臨著最為嚴峻的挑戰,他們不怕苦、不喊累,用鮮活的實例告訴我,只有樂于奉獻才能取得群眾的理解、信任和擁戴,這才是對自我價值最好的表達。
作為中共預備黨員,我要以黃文秀等扶貧干部為榜樣,堅定理想信念,勇于敢當,甘于奉獻。在新時代,以新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線中去。少年興則國興,少年強則國強。夢在前方,路在腳下,讓你我一起攜手同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