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一度的中高考相繼落下帷幕,在等待成績放榜的日子里,考生心態各不相同。有的認為應該盡情地玩一回,有的則因過度擔心成績陷入焦慮、不安和迷...
一年一度的中高考相繼落下帷幕,在等待成績放榜的日子里,考生心態各不相同。有的認為應該盡情地玩一回,有的則因過度擔心成績陷入焦慮、不安和迷茫……6月16日,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醫師朱麗提醒,大考結束后,考生出現心理問題的比例不比考前少。
如何度過“后高考后中考”時期
考試結束后,許多家長突然由“嚴管”變成“不管”,任由孩子自由去放松。而考生也無拘無束,有的逐漸“放縱”自己,無節制地晝夜上網、聚會,甚至抽煙、酗酒,生活規律全被打破,傷神又傷身。
朱麗主任提醒,放松≠放縱,考生可以做一個恰當的減壓放松計劃,比如旅行、做志愿服務等,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發展某個特長,比如舞蹈、樂器等。中考生可以提前做好高中學習的準備。家長要合理參與其中,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動態,給予必要的心理支持。
有的考生預估成績與期望值有落差,情緒低落,不愿與人交流,整天將自己關在家里,有的甚至性格上還會突然變得暴躁。對此,朱麗主任提醒考生要學會理性地面對考試成績,應主動和別人溝通交流,及時地把自己負面的情緒以適當的方式宣泄出來?赏ㄟ^培養興趣愛好,參加體育鍛煉、公益服務等轉移注意力,緩解焦慮情緒。
父母的陪伴支持更重要
朱麗主任特別提醒,大考過后,家長應客觀分析孩子的學習、應試能力,避免因預期過高而產生焦慮挫敗情緒。積極關注考生的情緒和心理,尤其對于考試失利的考生,家長的陪伴和支持尤為重要。
家長應多傾聽、少干預,陪伴也是增進親子關系的很好方式。鼓勵孩子通過規律生活和放松活動調整狀態。
家長還要充分尊重孩子的職業規劃,在理解的前提下參與考生的志愿填報,鼓勵孩子對未來作出合適的選擇。
此外,大多數考生都能慢慢適應大考后的學習生活。但如果考后不良情緒持續的時間和程度影響到正常生活和社交,家長應及時陪同孩子前往專業醫療機構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。
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永 通訊員 朱世玲 周潔